犬病类
犬细小病毒性肠炎(canine parvovirus infection)是由犬细小病毒(Canine parvovirus,CPV)引的一种以出血性腹泻、剧烈呕吐及高度沉郁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。
(一)病原体
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。是一种DNA病毒,病毒粒子呈圆形、椭圆形,无囊膜,犬细小病毒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。在4-10℃存活180天,37℃存活14天,56℃存活24小时,80℃存活15分钟。在室温下保存90天感染性仅轻度下降,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。福尔马林、3%氢氧化钠、次氯酸钠、β-丙内酯、羟胺、氧化剂和紫外线均可将其灭活。犬细小病毒在4℃条件下可凝集猪和恒河猴的红细胞。
(二)流行病学犬是主要的自然宿主,狼、狐等其他犬科动物也可感染。不同年龄、性别、品种的犬均可感染细小病毒,但以刚断乳至90日龄的犬较多发,病情也较严重,尤其是新生幼犬,有时呈现非化脓性心肌炎而突然死亡。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。长途运输、气温骤变、饲养密度过高,拥挤,有并发感染等均可加重病情和提高死亡率。
(三)临床症状犬感染犬细小病毒发病急,死亡率高,常呈爆发性流行。临床上主要有肠炎和心肌炎2种病型。有时某些肠炎型病例也伴有心肌炎变化。
肠炎型:自然感染潜伏期3---7天,人工感染3-4天。主要表现严重的呕吐和腹泻。病初表现抑郁、厌食、呕吐,呕吐物初为未消化的食物,而后为胃内粘液,呕出胆汁样或带血液体。腹泻起初为灰色或黄色粪便,随后呈血色或蕃茄浆样稀粪,发出一种恶腥臭气味。随后脱水、体重减轻,病犬高度沉郁。病程一般为5---7天,如能耐过一周,则预后较好。部分病犬发生肠套叠。
心肌炎型:多见于30---45日龄幼犬,常无先兆性症侯,或仅表现轻度腹泻,继而突然衰弱,呼吸困难,脉搏快而弱,心脏听诊出现杂音,心电图发生病理性改变,短时间内死亡。
(四)诊断
1、病理学诊断肠炎型的自然死亡犬脱水、消瘦。小肠以空肠和回肠病变较为严重,粘膜弥漫性或局灶性充血、出血。内含酱油色恶臭分泌物,粘膜下水肿。大肠内容物稀软,酱油色,恶臭。结肠肠系膜淋巴结肿胀、充血。
心肌炎型:心脏扩张,左侧房室松弛,心肌和心内膜可见非化脓性坏死灶,心肌纤维严重损伤,可见出血性斑纹。
2.实验室诊断可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,将病犬粪便或肠、肝、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匀浆接种于猫肾或犬肾传代细胞培养。发现犬细小病毒生长,可作出诊断。可采用免疫荧光试验或血凝试验鉴定新分离病毒。
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:可取病犬粪便或肠粘膜匀浆上清液进行血凝试验,同时可采犬血分离血清作血凝抑制试验,可很快测出粪液或组织中的犬细小病毒或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。
胶体金试纸条是国内外检测犬细小病毒的较为简便、快速的方法,目前已在犬场和动物门诊广泛应用。用棉签取病犬的新鲜粪便,如果试纸板出现两条线即可确诊。
(五)治疗
治疗原则为抗病毒、预防继发感染和对症支持疗法。抗病毒主要使用犬细小病毒血清或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,同时给犬注射犬用干扰素,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。使用广谱抗生素,预防和控制胃肠道继发细菌感染。对食欲废绝、呕吐严重和便血的犬,可根据病情给予葡萄糖、维生素、能量合剂、止血敏、止吐药等,防止犬出现脱、电解质紊乱等情况,促进犬的康复。
(六)预防
1.疫情处理:本病发病迅猛,传染快,一旦发生,应及时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,及时隔离病犬,对犬舍、周围环境及用具等用3%氢氧化钠或10-20%漂白粉液反复消毒。
2.健康犬免疫:本病的预防主要依靠免疫接种,应用犬细小病毒弱毒或灭活疫苗定期注射,可取得良好免疫效果,幼犬在6—8周龄一次免疫,以15天为间隔连续接种3次,从未接种过犬细小病毒疫苗的成年犬也按以上程序接种,以后每年接种1次即可。
番茄汁样血便
肠粘膜出血病变